前段时间网上有一部热播剧《老九门》,想必大家都看过,剧中一系列长沙元素,如:长沙方言、湖南米粉、糖油粑粑……的涌现,唤醒了很多长沙人的老城记忆,当大家热议剧中的“老九门”之时,却不知千年古城长沙真的拥有过“老九门”。
长沙特色美食
剧中所说的“老九门”指的是民国年间,老长沙的九大盗墓家族,这些家族势力庞大,分为上三门、平三门和下三门。其中,上三门皆已洗白,即为官,平三门多半背负骂名,即为贼,下三门多数是做生意的,即为商。这九大家族为何称为“老九门”,有多种说法,其中最被认可的是因为旧时长沙有九个城门,来往的商客进出城都必须选择其中一个,而老九门取的就是这个意思,在长沙城里做买卖,你只能在这九大势力中选择一个,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既然《老九门》那么火,你知道长沙真正的“老九门”是什么样子吗?它的神秘并非跟盗墓和家族有关。它真切存在的时间很长……
有着“湖湘首邑”之称的长沙,春秋时纳入楚国版图,战国时城邑已颇具规模,成为楚南重镇。那时候的长沙城有多大呢?当时的长沙城东到黄兴路和蔡锷路之间,西临下河街,也就是现在我们习惯称之为河边头的那一带,南到坡子街一线,而北只在五一路和中山路之间。东西长余米,南北宽约米。此后,长沙城不断向四周扩展,但城中心位置历经多年没有改变。
到宋代,西濒湘江的长沙城已南扩至南门口,北至湘春门,东至浏阳门(浏城桥)。明代长沙已成为人口密集、工商业繁荣的商埠。绕城7公里的城墙开城门9座:
北2座:湘春门、新开门(后名兴汉门)
西4座:德润门(后名小西门)、驿步门(后名大西门)、潮宗门(曾名草场门和草潮门)、通泰门(曾名通货门)
东2座:小吴门、浏阳门
南1座:正南门(后名为南熏门、黄道门)
城门深宽约一丈九尺。
从城门口入城都为宽敞的正街,正街与正街之间有许多横街,横街之间还有小巷,纵横交错,构成了整个城市的街巷骨架。“老九门”从此定型。
阳光城展示的长沙明清时期“老九门”沙盘模型
湘春门
湘春门即为长沙北门,今指北正街和湘春门交会地段。湘春门口原有湘春塔、关帝庙等古迹。民国时关帝庙改为辛亥革命烈士祠。
图为湘春门
兴汉门
兴汉门最初叫新开门,今指蔡锷路与湘春路交会地段,为古长沙城北二门之一。年湖南新军响应辛亥革命,从湘春门入城,赴新开门夺取军备局,一举成功,遂将新开门改为兴汉门。
图为兴汉门附近的老城墙
小吴门
小吴门,今指中山路、八一西路与建湘路的交会地带,亦称“小乌门”。从小吴门进城的街道原名小吴门正街,民国时期,街道被拓宽并延伸至江边,名称也改为中山路。随着环城马路的修建,小吴门也随之作古,只是作为一个地名存活了下来。但小吴门却见证了长沙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年长沙和平解放之际,在小吴门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中国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开入长沙,长沙市民夹道欢迎、盛况空前。
图为清末长沙城墙小吴门段
浏阳门
浏阳门,浏正街因浏阳门而得名。清代称为东正街,因出入浏阳门的主要通道而得名,习称浏正街。
图为曾经的浏阳门
南熏门
“南门口”的地名作为长沙人那是耳熟能详,既然名曰“南门口”,当时必然也是设有城门的,如今只有一张照片为证,即清末时期的南熏门。进城就是我们今天最为熟悉的黄兴南路商业步行街,旧时称“黄道街”。
图为南熏门
在南门口文庙坪的窄巷里,却有一处跟黄道门同时期的建筑,它是清同治五年,湖南巡抚李瀚章修缮学宫时所建。年,学宫毁于“文夕”大火,它却保存了下来,因着年代久远,牌坊上“道冠古今”的字样也有点模糊了,但它却依然矗立着,见证着长沙历史的变迁。
文庙坪牌坊
小西门
小西门,今指坡子街与沿江大道交会地段,今属于天心区。小西门原为小西门正街出西城的城门,又叫“德润门”。
图为古小西门
大西门
大西门今指五一大道与湘江大道的交会地段,原是大西门正街出西城的城门,又叫“临湘门”“驿步门”。大西门外渡口为清代第一大渡。大西门正街原为盐业一条街,“生生”、“利生”等盐号均具规模。
图为古大西门
通泰门
通货门,因通货码头而得名,从西城通货门进城即为通泰街,亦称“通泰门”。
图为通货码头
潮宗门
草场门,因草码头而得名,旧时长沙的米市主要集中在草场门,草场门又称为“潮宗门”。
图片潮宗门挑水的挑夫
但城门再老,城墙再坚也终究敌不过时光变迁。民国年,湘督谭延闿下令设立“长沙商埠马路工程处”,仅用7年时间,陪伴了长沙城多年的古城墙被拆除殆尽,仅留下天心阁一小段,以供后人凭吊。
图为民国时期湖南督军、省长兼湘军总司令谭延闿
今天的长沙城,车水马龙、行人如织,酒楼、商铺、银行摩肩接踵;五一广场、黄兴路步行街、南门口……依旧红火旺盛。这些老城门,老街,古城遗址,在城市中隐形,快节奏生活的人们甚至已经将其遗忘,你是否好奇百年前的长沙城是什么模样?在哪里可以再见曾经的“老九门”?
阳光城长沙城市展厅
在长沙凯宾斯基酒店2F,阳光城长沙城市展厅正在对外开放。展厅中央,长沙明清时期的“老九门”沙盘模型将百年前的长沙城高度还原,让你在城市历史的脉搏中找到共鸣,“居此城、安此心”。
古老街巷和摩天大楼的参差错落,如星星般零散在各角落,映衬着长沙的发展轨迹,像是在提醒人们,那里还有一段不能忘却的记忆。或许逝去和新生,正是这座城市不断发展的活力和底蕴。
注:文中图片源自网络,仅供欣赏,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小编将第一时间删除。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最终解释权归阳光城所有。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angzx.com/lxsly/1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