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计划”签约仪式现场。
红网时刻通讯员王愿整理报道
“只要你想学医、能学好医,愿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来吧!青年学子!‘星火计划’助你成才!”免学费、定向培养、安排工作,自年8月以来,医院的“星火计划”,已经累计为23名临湘籍学子提供助学支持。
“再也不用为学费发愁了”
9月7日,在河南读大二的医学生沈梓怡,一早就收到了一笔1万元“免息助学金”。被大学医学专业录取后,沈梓怡医院的“星火计划”,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她再也不用为大学学费发愁了,如果将来继续读研深造,她每月还能收到一笔基本工资。
年6月1日,临湘市龙窖山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山洪灾害。当时,沈梓怡正在读初一,家中的房屋被洪水淹没,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走进这个原本宁静的小村庄,给他们送来了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并为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危难时刻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沈梓怡暗下决心,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年,惊心动魄的全民抗疫再次唤起她的初心,当年高考过后填报志愿,她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帮人减轻痛苦的“麻醉学”。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喜悦很快散去,全家人开始为每年两三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发愁。得知他家的情况后,当地村医院取得联系,为其成功申请了“星火计划”助学金。在各科成绩合格的情况下,医院将为其提供每年1万元的助学金,如果她继续深造,还会每月为其发放基本工资,当然,医院鼓励其学成后回家乡工作。
“无论在哪都能回馈家乡人民”
“希望这些孩子在大学阶段就能与家乡有情感上的联系,未来无论在哪工作,都能用自己的所学回馈家乡人民。”谈起设立“星火计划”助学行动的初衷,医院负责人余兴如是说。
年8月,医院启动“星火计划”助学行动,凡是当地高考被医学类本科院校录取的学生,与医院签署双向选择协议后,在成绩合格的前提下,学生将每年定期获得助学金。
因家中兄弟身患疾病,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原本打算选择检验学方向的卢盟,医院相关部门沟通后,医院紧缺的医学影像专业。如果卢盟继续读研或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院还将为其发放基本工资、缴纳社保,毕业后如果选择回该院工作,医院承担。如意向在外院发展,医院返回已代缴的学费,期间不承担任何利息。
“对未来充满信心”
“医学院校学制一般都是五年,甚至八年,培养周期长、家庭负担较重,医院帮我们家庭承担压力,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成就自我、回报社会。”在签订仪式上,学生代表卢恒的父亲发言。去年9月份,卢恒荣获了南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创新人才培育专项奖学金”,今年,因成绩优异被选进“卓越医生班”,这让他们一家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岳阳市临湘市属于中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县级市,近年来,本土医学人才向外流动较大。一方面,人才缺口极大阻碍了当地医疗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医学教育成本高于其他学科,一些贫困学子为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医学梦想。为圆广大学子医学梦,为基层医疗事业储备人才,医院每年9月启动的“星火计划”教育扶贫项目,不仅引导了不少成绩优异的学子选择医学方向,还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五年,是医院和学子共同成长的时间,医院,用实力吸引更多的医学人才回归家乡。”医院不搞“捆绑销售”,而是“软硬兼施”,大力推进“互联网+智慧医疗”建设,改善医疗环境,3万㎡的信息化新门诊综合楼正式投入使用,各项改拓建工程同步进行。通过医联体建设,上引下联,向外借力、由内发力,创省市级重点专科、培养名科名医、提升文化内涵,医院创建,为医学人才提供更高、更优的发展平台。
截至目前,该院已与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南昌大学、华北理工学院、南华大学等院校23名医学生签订“星火计划”协议书,每个学子都犹如星星之火,点燃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希望之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angzx.com/lxsxw/12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