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县域警务是我省公安打造平安湖南、法治湖南的重大举措,是助推湖南公安忠诚履职、奋勇争先的有力抓手,是有效化解“五大领域”重大风险的强劲“引擎”。做实新时代县域公安交管工作既是对推进县域警务工作的对接策应,也是自身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作为一名基层交警大队大队长,认为做实新时代县域公安交管工作应当牢牢扣住“四个聚焦”。
一、聚焦政治建警,着力打造“四个铁一般”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央和国家机关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公安交警作为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时刻牢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倾力肩负起“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新时代使命任务,把“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融入新时代队伍建设之中。一是要将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建工作的指导方针,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和“双百”等党员教育活动。队属三个党支部在大队党总支的领导下,以市直机关工委每月下发的《党建工作任务清单》为蓝本,结合大队工作实际,不折不扣做实党员教育工作。二是以上率下,坚持“中心组”集体学习和“书记讲党课”制度。近年来,我大队“中心组”全体成员,每月开展了一次集体学习活动,我和3个支部书记每年都坚持讲2堂党课以上。三是做实新时代县域警务“大学习、大讨论、大起底”为主题的学习讨论活动。为让省公安厅党委新时代县域警务的决策部署入脑入心,我大队除传达相关文件精神、组织集体学习、印发学习资料外,还组织全体民警以支部为单位、以“做实县域警务我该怎么干”为主题、联点领导全程参与的大讨论活动,对应知应会知识进行了测试,以此进一步夯实全体民警的思想基础;四是注重激励,适时召开表彰大会。今年,我大队就召开了新冠疫情防控战时、“七.一”、半年工作等3次表彰会,并对表现突出的民警积极向上级和媒体推介。这些激励措施既使全体民警学有榜样、赶有标尺,又向社会传递了临湘交警的正能量。
二、聚焦主责主业,努力实现“两个坚决”目标。在今年的全省公安局长会议上,省厅提出了“四个大抓”警务战略,“大抓主责主业”是其中之一。笔者认为,公安交警的“主责主业”就是紧紧围绕“坚决杜绝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坚决遏制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总目标和“压事故、保畅通、强能力、严问责”总要求,以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为准绳,以深化顽瘴痼疾集中整治为抓手,以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支撑,全力推动市域道路交通不断向安全、有序、畅通、文明、绿色目标健康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质的道路交通环境。因此,我大队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主要业务工作:一是持续推进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工作,力争进入岳阳全市先进行列。二是根据临湘市道安委《年市域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治理实施方案》,依时间节点严格落实工作措施和任务,努力实现“两个坚决”目标。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聚焦“短板”“弱项”,积极构建公安交管“十大机制”。省厅部署的县域警务中点出了“五大短板”,警务机制短板赫然在列。如何补齐这个短板,临湘公安交警应努力健全10个机制:一是健全完善道安委运行机制。严格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合法必须管非法”以及“谁牵头、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执法、谁负责”的要求,切实加强议事协调、督导检查、约谈督办、考核奖惩,推动属地政府、职能部门、重点企业齐抓共管、各担其责。二是健全完善交通事故深度调查问责机制。在分清交通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坚持摒弃“重直接原因、轻追根溯源,重行政处罚、轻刑事追责”的惯性思维,切实查明各环节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三是健全完善交通失信行为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实施驾驶人、运输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信息分类管理,在市政府主导下,由发改、财政、交通、法院等部门联合开展失信惩戒工作,推动将交通参与者信用等级与保险费率、市场准入、职业准入、贷款消费等挂钩。四是健全完善常态化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紧盯高风险驾驶人、高风险机动车、高风险路段、重点企业等安全隐患,坚持源头与路面协同发力,实行安全隐患滚动排查、挂牌督办、常态整治、对账销号。五是健全完善农村交通安全包保责任机制。按照“城乡一体、全面覆盖、分级负责”的原则,以城市主干道、国省干道和农村公路事故多发路段为重点,实行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任“总路长”,相关部门及街道、镇政府行政主要负责人任“分路长”的包保责任制。六是健全完善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组建一支多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小分队,对客危车辆、治理超限超载、打击非法营运、整治非法车辆等进行常态化整治;严格落实违法信息线索通报、核查、查纠与跟踪反馈连锁运行制度。七是健全完善派出所管交通安全工作机制。赋予农村公安派出所部分交通管理职权,在未设立农村交警中队的镇,由派出所履行交通违法查处、轻微简易事故处理、交管基础信息采集、交通安全宣传、车驾管业务办理等职责,以此缓解农村地区交警警力严重不足的矛盾。八是健全完善社会面宣传教育机制。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矩阵建设,全方位、立体化开展社会面宣传报道,创新推进“七进”宣传,持续曝光“高危风险企业”、“突出违法车辆”、“典型事故案例”、“终生禁驾人员”。建立交通违法有奖举报机制和平台,全面推广交通违法“随手拍”有奖举报,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道路交通安全监督治理。九是健全完善舆情应对处置机制。对接市委宣传部牵头,建立宣传、交警、广播电视、政府网络、移动通信等多部门联合作战的舆情应对处置机制,落实“三同步”原则,加强研判预警、指挥协调、信息发布、管控引导等工作。十是健全完善风险研判预警机制。建立完善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日研判、周会商、月通报”情报研判制度,积极构建情报信息主导的风险防控型道路交通安全警务新模式,固化运用节点勤务、周末勤务、假日勤务、夜间勤务、视频调度、网上巡查等措施,确保风险预警提示和防控指令直达一线。
四、聚焦科技支撑,大力推进“智慧交警”建设。大抓改革和科技,做实公安大数据建设应用、科学技术手段、现代警务保障是适应公安交管能力现代化形势所迫,现实所需。笔者认为:一是加强交通安全隐患排查科技建设。做强做大基础数据应用工作,以大数据深度应用服务好交通安全管理主业。清理、归类、对标“道安监管云”平台已有数据,升级数据安全、管理、应用模块,深度实现公安交管部门与相关行业数据汇聚共享,通过交通违法、交通事故、车驾管业务等专题分析,为精准开展事故预防工作提供重点企业、车辆、人员等安全隐患数据。二是加强农村交通安全防控科技建设。深入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科技信息化建设调研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实现农村班线客车智能管控系统数据接入“道安监管云”。三是加强城市交通安全防控科技建设。会同住建、城管等部门以制定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开展城区智慧交通建设调研,为城市的前端感知设备的建设内容、技术指标、建设期限等提供参照标准。有效整合各类数据,实现城市路网状态、异常事件、卡口过车、停车场信息等融合应用,开展动态的交通运行数据与“六合一”平台的车驾管、违法、事故等数据的关联性分析,为监测城市交通运行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指挥城市突发事件处置提供系统保障和决策依据。同时,加强“道安监管云”、违停抓拍等科技系统的实战应用,提升精准管控能力。逐步构建精密防控、精确管控、精准打击、精细服务的智慧交管体系。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angzx.com/lxstc/6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