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以来,大量简牍资料的出土,为战国秦汉三国魏晋社会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简牍对一些新兴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逐渐进入历史地理研究者的视野。葛剑雄、华林甫指出:“考古发现的珍贵的文字或符号资料如地图、简牍、文书、碑刻、铭文、书籍等,也是相当重要的。”“但迄今为止对考古成果的利用率还不是很高。”近年来,这一局面有明显的改观,有学者进一步意识到简牍对历史地理研究的前沿性,“近年来出土或发现醒耶竹简、张家山汉简、荆州松柏木牍、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等‘第三重证据’中携载的人文地理信息得以重见天日,大大推进了对历史政区、疆域地理和历史地名学研究。”该文由于涉及面广,未曾系统地对相关成果进行梳理。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利用简牍资料研究历史地理问题,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这就是“简牍地理学”的酝酿与逐渐成形。近三十多年来积累下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现把主要成果分类概述如下:
一、简牍与政区地理研究
(一)侯国政区研究
政区是国家施政的基础,政区设置及其演变历来是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马孟龙、杨振红在侯国政区研究上取得新突破。马孟龙考察了荆州纪南松柏汉墓35号木牍文书关涉的轪侯国,阐明汉初轪侯国的地望在今河南光山县境地处中央直辖区。文书中的南郡便侯国是轪侯国迁徙后的结果。杨振红对长沙吴简中的临湘侯国统属下的乡作了细致分析,分别为都乡、东乡、西乡、南乡、北乡、中乡、广成乡、乐乡、模乡、平乡、桑乡、小武陵乡。
(二)州郡政区研究
州郡作为国家高级行政区划,历来深受医治白癜风偏方兰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angzx.com/lxsly/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