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柳堤烟雨、杏花缤纷、天蓝地翠,每一首诗词中的情怀,每一幅国画中的意境,每一卷书法中的格致,都是人间好时节。一起遇见好春光,感受古人诗书画中的无上清明。
|诗词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破阵子·春景》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念奴娇·春情》
宋/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采桑子》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宋/苏轼
春事阑珊芳草歇。
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
小院黄昏人忆别。
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
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
梦破五更心欲折。
角声吹落梅花月。
|书法
篆书|清明
作者|李斯(秦,前年-前年),楚国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隶书|清明
作者|王敞记述曹全生平《曹全碑》立于公元年,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品,在汉隶中此碑独树一帜
草书|清明
作者|张旭(年~约年)字伯高,唐朝苏州人唐代著名大书法家,以草书著名,被誉为“草圣”
作者|孙过庭(-)唐代大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河南开封人擅行草书,笔势坚劲
行书|清明
作者|王羲之(-)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山东琅琊人,后迁会稽山阴(今绍兴),晚年隐居剡县
作者|米芾(-)北宋著名大书法家、画家、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作者|黄庭坚(-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省九江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著名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楷书|清明
作者|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作者|柳公权(-),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后世以「颜筋柳骨」并称颜真卿和柳公权,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作者|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作者|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书画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对人物、建筑物、交通工具、树木、水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处理,非常巧妙,整体感很强,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此后历代绘制的都市风俗画,无不受其影响。
《八达春游图》
赵嵒生于唐末,是五代时期后梁的驸马,他精于鉴赏,特别擅长画人物鞍马。图中八位衣冠华贵者正骑着骏马出游,或回首召唤,或挥鞭促行,八人八骏神态各异,错落有致,又顾盼相连。人物与马匹都以细劲的线条勾勒,流畅舒展,生动活泼。这幅画作的构图源于唐代树下人马图的布局方式,空间被隔为上下两部分,背景的简化令人物更为突出,对树、石的描绘也十分细腻精致。画中人物造型准确,线条精细,衣纹简括,神态轻松自如;马匹膘壮,形体结构准确生动,形象各异,线条细劲,流畅舒展。画面敷色多用矿质红、青颜料,浓重稳实。
《御制耕织全图》
清明前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更兼雨水充沛,正是农民耕种的好时节。故而民谚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一套《御制耕织全图》,是康熙年间焦秉贞奉诏以南宋楼璹《耕织图》为底稿绘制而成。这套图的前三幅依次为“浸种”“耕”和“耙耨”。根据“耕”中抄录的楼璹诗句“东皋一犁雨,布谷初催耕”,可以清楚知道,作品反映的是清明谷雨时节的农事活动。
《虢国夫人游春图》
清明节的基调并非只是伤感。事实上,唐代以来,寒食清明之日,也是人们出游踏青的好时候。
唐代画家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三月三日出游的场景。全画虽不绘背景,但从人物踏马行进的闲适状态中能够感受到春日踏青的轻松气氛。整个出游行列,前有领队引路,后有仆从环伺,男子装束劲健,女子罗裙绮丽,队伍中更有两匹三花大马,足见虢国夫人身份之尊贵。
《清明上河图》明代仇英本
清明节俗还包括各种体育游戏活动,诸如蹴鞠、荡秋千、放风筝、斗鸡、射柳等等。其中,蹴鞠和荡秋千又尤为流行。唐玄宗在《初入秦川路逢寒食》一诗中就写道:“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自从关路入秦川,争道何人不戏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可见这两项活动在当时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明代仇英本《清明上河图》中就有蹴鞠和荡秋千的表现,反映出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angzx.com/lxsxw/8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