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临湘市 >> 临湘市新闻 >> 正文 >> 正文

钱江妹妹张海明徜徉在乌兰布和的青春灵魂安

来源:临湘市 时间:2022/2/21

年8月1日,参加上海知青奔赴内蒙古西部乌兰布和沙漠垦区50周年纪念,于相识约20年的秦子敬同车。我们同为内蒙古建设兵团一师一团知青战士,但当年分属两个连队,并不认识,后来共同参加年前后为乌兰布和学校捐建图书馆的活动,熟悉起来了。从那以后,笔者每一次回到乌兰布和,都会和秦子敬相见。

此番坐在一起,秦子敬说起了今年春天发生的事情:

1、秦子敬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年4月4日是清明节,上午11.03分,身在内蒙古磴口县的秦子敬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显示来自浙江。

“你是内蒙兵团的秦子敬吗?”

“是,您是兵团战友吗?”秦子敬随口回答。

这些年来,秦子敬经常接到素不相识的兵团战友打来的电话。大多数电话和多年来秦子敬在县博物馆主持的“内蒙古建设兵团历史陈列”有关。来电的知青战友向秦子敬提供照片、历史原物,也有一些是希望和他讨论知青问题;再有的,是希望寻找失联多年的兵团老战友。还有不少,和他们打算远道重回故地有关。因为几十年过去,乌兰布和变化很大,老知青结伴重返,希望有当年的战友接洽。

秦子敬本人,是兵团战友的“留守代表”。

他出生在年8月,哥哥、姐姐都是内蒙建设兵团战士,年,才15岁、刚刚初中毕业的秦子敬拿着一师司令部介绍信来一团报到,分配到一团四连武装班当战士,后任通信员。年调到一团司令部通讯班。年8月调到一师农机厂工会,先后担任干事、团委副书记、电影放映员,直到几年前退休。

秦子敬,时为一团战士,摄于年

进入21世纪,除本职以外,秦子敬全力投入兵团战友联谊和收集兵团知青史料的工作,在网络上创办兵团战友联谊专栏,参与兵团知青在年向乌兰布和学校捐赠“兵团图书馆”。次年,在刘红兵等老知青支持下,他创办“爱心求助热线”,使农场12位特困学生获得9位知青战友及爱心人士约7万元捐助。如今,这些孩子大都大学毕业,工作多年了。

从年开始,他将视野投向整个内蒙古建设兵团范围,收集知青历史照片。在磴口县文体广电局和县博物馆支持下,创办“兵团岁月回顾展”,终于在年8月1日建军节开幕。到目前,他收集各种照片已达多幅,成为内蒙古建设兵团历史的最大图片资料数据库,不断为内蒙古兵团博物馆和“兵团岁月”历史陈列等兵团公益事业提供展品和素材。

他始终在忙碌,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兵团知青,只要找到他,他都接待,就像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至于陌生的电话,他接到过很多。只要在电话里说上几句,他们就会熟悉起来。

那些原本陌生的老知青愿意找秦子敬,他们有各种各样的话题。

一位浙江女战友打来电话说,她非常想念当年熟悉的父老乡亲。她回到浙江后找工作,结婚生子,几十年一闪就过去了。当年去内蒙兵团当知青,她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但是这个梦还在,在孩子身上,她付出了全部。她在电话里说,我没有上过大学,但我一定不能让孩子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她又说,今天我的付出终于得到回报了,女儿今年考上大学了,要走进大学课堂了,我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说到这里,她突然激动起来,话语哽咽,她说,我有一个心愿,就是再回第二故乡去看一看,那里留下了我的青春和汗水!

一位北京知青给秦子敬打来电话说,当年我离开磴口踏上火车那一刻,跺着脚在火车上说:“再见吧磴口,我永远不会再来啦!”谁知30年后,我接到第二故乡向我发来的邀请函,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我恨不得马上飞到磴口,看看那里的一草一木!”

今天,又接到陌生的电话,电话那头要说什么呢?

2.我要到妹妹生前在的地方看一看

电话那头的声音是平静的,说“我叫张海江”,从网上看到了“兵团岁月回顾展”,从那里看到了秦子敬的信息,让他想到,能不能得到帮助去看看妹妹曾经生活的地方?

“你的妹妹呢?为什么是你打来电话?”

“我的妹妹叫张海明,她已经不在了,到兵团不久农药中毒去世了。现在,我想请你帮忙,寻找我妹妹张海明在兵团3团8连的照片。”

张海江在电话里说,今天是清明节,我来给父母和妹妹扫墓,心里突然涌起念头,我要到妹妹生前所在的地方看一看。

接下来,他们连接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angzx.com/lxsxw/110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