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岳阳晚报全媒体通讯员马典陈博首席记者韩章
走进临湘市江南镇,沿着宽敞的S主干道,放眼望去,田连阡陌,村落屋舍分布其间,金灿灿的稻穗、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鸟欢鱼跃的最美长江岸线……一幅农业旺、乡村美、百姓乐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沃野田畴织锦绣,乡村振兴谱新篇。近10年来,全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倍,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居全市前列;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基层党建更有温度、生态修复治理有效。在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江南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省级卫生镇、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单位、湖南省防汛救灾先进集体、岳阳市平安乡镇。江南镇正成为长江之滨一颗璀璨明珠。
项目建设“拆”出新江南
战鼓催征马蹄疾,扬帆奋进正当时。
近年来,江南镇征拆办一班人,凝百倍干劲、聚千钧力量,充分发扬开拓创新、攻坚克难、顶真碰硬的征拆精神,先后完成电子信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和跨江特高压等省、市项目的征拆和协调工作。征收土地多亩,拆除房屋栋,迁坟座,协调解决遗留问题和矛盾纠纷起,确保了省、市多个重点项目快速落地。
该镇多次刷新临湘征拆历史记录,创造了“江南速度”,多次获得省、市主要领导肯定和表扬。
与此同时,该镇统筹推进扩建汽车客运中心站、临湘塔公园改建工程、儒溪集镇“三纵三横”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全面推动儒溪棋杆安置小区、S沿线线改及风貌改造、江盛公路、最江公路、临鸭路等多个道路项目建设,随着47条农村路的建成,打通了镇村交通路网“最后一公里”。拔地而起的重大项目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绘就了一个崭新的江南。
万亩花海“引”来打卡热
有一种春天,叫油菜花开。
穿越风车乐园、采摘草莓园、摆动网红桥……坐落于江南镇长江村的万亩油菜花观光旅游基地,自年第一届油菜花节开幕,便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成为江南镇又一“出圈”的网红打卡点。
今年3月8日,该镇成功举办了临湘市第四届江南油菜花节。节会期间,日均接待游客约人,农户种植油菜、出售土特产户均增收约元。
活动盛况被中央、省、市各级媒体争相报道,其中新华社客户端的点击量超过了万,活动当天抖音排名第六,点击量多万。
该镇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擦亮农旅品牌“绿色”名片。全力统筹资源,融合临湘塔公园、江南大漠、谷花暴动烈士陵园、最美长江岸线等资源,利用朋友圈、短视频、网红打卡等方式,加强“农文旅”宣传。
走在江南镇,好像画中游。如今的江南镇环境美了,村民富了,生活好了,乡风文明了,宜居宜游成为江南镇的一张崭新名片,更代表临湘市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向他们展示着江南水乡的秀美风光。
人居环境“靓”出高颜值
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时强调:“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江南镇辖长江岸线32.5公里,近年来,该镇通过除杂清污、退捕禁捕、拆房迁坟、植树种花等一系列举措,打造了临湘江南段“最美长江岸线”。淘汰牛羊近头,退养畜禽养殖场家,上岸渔民51户。拆除沿江“偏杂屋”栋,平方米,统一还建栋,风貌改造栋。其中灯塔村“偏杂屋+”模式作为“江南经验”在岳阳推广。先后投入多万元,绿化植树50万株,建成0米示范绿化带,在沿长江绿化带种植万株杨树,实现全段复绿。整治经验在全省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成员第三次集中培训会上作为教学案例推广。
“我在长江村住了几十年,以前是‘十年九逃荒’,村民们是‘一叶孤舟江中讨生活’。村里的路都是泥巴路、石子路,每次出门都不方便,生活苦得很。”江南镇长江村一村民笑着说道,“现如今路修好了,还装了路灯,进出方便了,也接通了自来水。村里还建了文化广场,中式别墅比比皆是。不仅院落整齐、文化娱乐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我们的收入也因绿色种植大幅提高,住得舒适又舒心。”
10年来,江南镇以“文明村镇”“美丽乡村”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该镇大刀阔斧完成“三清理”“四拆除”“四个四打造”工作,打造了60个亮点屋场、50个示范组、30条标杆线路;实施“点亮江南”工程,安装节能路灯盏,其中长江村、鸭栏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居住环境逐步呈现。
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春风三月满湖庄,水绿山青一带香。
万亩连片的水稻产业园,一棵棵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江南镇谷花村的村民李大叔夫妻俩穿梭在江顺蔬菜合作社基地大棚里施肥栽苗。李大叔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现依托合作社务工的薪金和土地的租金,在去年建起了新房子。全镇户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达到每年10元,贫困村洋溪村顺利“摘帽”,“两不愁三保障”、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问题全部清零。截至目前,江南镇为脱贫户和监测户提供公益岗位多个,发展产业户,发放产业奖补68万元,发放春耕生产小额贷款万元。
近年来,该镇以群众切身需求为出发点,扎实开展民生实事工程。去年,下大力气解决了丁坊、东冶、石岭三个村自来水供水工程,保障了0多人饮水安全。投入万元,对全域进行了水利冬修,对全镇各主干渠、支渠、田间渠(共约公里)进行清草清杂清淤,维修机埠20座,确保沟渠畅通,水系畅通。
因基础工作开展踏实,面对今年的干旱,该镇群众的生活饮水几乎没有受到旱情影响,10.4万亩农田得以稳产保收。“幸好通了自来水,如果还像以前一样从井里挑水,饮水靠天,肯定是不行的。”偏远山区石岭村王咀组的王爹说。建成的石岭、灯塔、洋溪三座公墓山,迁入坟墓座、新葬座,为江南百年来“生前干在田里、死后‘泡’在地里”的状况划上了句号。同时,还办成了7个微动力污水处理站、可容纳0人的中学礼堂等涉及到农业、交通、教育、文化各方面的一大批民生实事、好事。
为助力乡村振兴,该镇结合“农业大镇”区域优势,通过加强“政企合作”,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发挥独有旅游资源优势,推广“江顺蔬菜合作社+困难户”和“乡村观光旅游+农户”模式。以“农旅融合”为发展模式,鼓励老百姓与合作社、公司签订协议,发展订单农业,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进一步打造粮食、油料、蔬菜、水产四个基地,给合作商提供大美湖区的优质农产品。
砥砺奋进十年路,风正扬帆再出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江南镇持续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跑出高质量的“新兴速度”,力争让全镇群众的生活更上一层楼,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angzx.com/lxsxs/12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