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晚间,山东上市公司英科医疗宣布,拟终止临湘市年产00亿只高端医用手套项目和城陵矶新港区北片区热电联产项目。终止此项目,也是当下英科医疗产能过剩的一个注脚。
因为新冠疫情,英科医疗的手套大卖,一度成为“手套茅”,股价大涨,净利滚滚,市值千亿。然而,随着疫情缓解,手套的销量缩减,尤其是价格大降,这也导致英科医疗利润大幅缩减,而其股价也在一年多被打回原形,市值也仅剩多亿元。
真是成也手套,败也手套,目前英科医疗最棘手的就是公司之前大幅扩张的产能如何消化。手套业务真的不行了吗?公司未来的发展靠什么呢?
项目过了一年多尚未实际建设
6月13日,英科医疗公告,目前新冠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海外国家逐渐放开,市场供需趋于平衡。公司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临湘市年产00亿只(万箱)高端医用手套项目和城陵矶新港区北片区(临湘工业园)热电联产项目的议案》,公司计划终止上述项目,并拟与临湘市人民政府、临湘高新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书之解除协议》。
图源:公司公告
公告显示,本次拟终止的项目,源自于年9月董事会审议通过的议案,公司当时拟在城陵矶新港区北片区(临湘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年产00亿只(万箱)高端医用手套项目,项目总投资0亿元;同时拟投资10亿元建设城陵矶新港区北片区(临湘工业园)热电联产项目。
当时海外新冠疫情快速蔓延,英科医疗当时认为,未来医疗防护手套市场空间广阔,此次投资旨在进行高端医用手套项目建设,并充分利用能源,有利于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
不过,该项目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却迟迟未见进展。最新披露的公告显示,英科医疗设立相关子公司湖南英科、湖南英毅后,上述项目尚未实际建设,进度不达预期。主要原因为,自《投资协议书》签署后,政府相关部门对公司所需的煤耗指标批复进度不及预期,无法满足公司继续扩产的生产需求;并且随国家的双碳政策执行,项目审批条件及其他相关政策发生变化,湖南英科、湖南英毅无法实质性推进上述项目。公司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为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投资风险,计划终止上述项目。
英科医疗同时指出,经公司与相关政府友好协商,相互解除、豁免和免除各方与项目相关的所有权利与义务,放弃与项目相关的任何索赔,并互相豁免相关法律责任。因此该项目终止不影响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公司发生的相关费用(包括工资社保、办公采购等期间费用)均已计入当期损益,对公司年度当期损益无重大影响。
当地土地招投标信息显示,湖南英科以及湖南英毅两家公司这期间为了拿地已经合计投入1.亿元。待项目终止后,两家公司将被注销。
业绩和股价都经历过山车
公开资料显示,英科医疗主要生产一次性手套、轮椅、冷热敷、电极片等多种类型的护理产品,医疗防护是主要营收来源,一次性手套业务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较高。
公司产品。图源:公司年报
应该说的是,新冠疫情的爆发成就了英科医疗。年之前,英科医疗的股价平平淡淡,业绩不温不火,年利润不过一个多亿,市值仅30亿元左右。到了年1月,英科医疗已经成长为“手套茅”,成为市场上最耀眼的明星公司之一,随着手套业务量的激增,其股价经过一年多的大涨后,最高价达到.99元,累涨36倍,总市值甚至惊人地突破了千亿元。
一切都是因为疫情,新冠疫情年初爆发后,全球手套需求激增,价格飞涨。英科医疗靠着手套业务年全年收入同比猛增56.3%至.37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激增.56%,超过70亿元。
真是成也疫情,败也疫情,随着疫情的逐步得到控制,到了年一季度之后,公司的业绩便开始出现了下滑,随之而来的是股价的暴跌。
年二季度起,英科医疗营收和净利润的环比增速即开始大幅转负。年,英科医疗个季度营收分别为67.35亿元、39.亿元、29.72亿元、25.93亿元,同比增速为.86%、7.16%、-33.88%、-6.98%,环比增速为37.67%、-1.5%、-2.56%、-12.7%;净利润分别为37.36亿元、21.3亿元、10.6亿元、.88亿元,同比增速为.66%、19.58%、-56.61%、-81.9%,环比增速为1.8%、-2.63%、-50.37%、-5.16%。
公司年年报数据。图源:公司公告
今年月29日,英科医疗发布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0亿元,归母净利润7.30亿元。同时发布的年一季报显示,业绩继续大幅下滑,实现营收22.88亿元,净利润仅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6.03%、-97.77%,环比增速为-11.78%、-82.88%。
公司今年一季度数据。图源:公司公告
年一季报,英科医疗营收大幅下降原因为手套销售价格的下降。相应地,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大降,分别为18.25%、3.7%,不仅显著低于年和年,甚至还要低于疫情前水平。
从股价来看,年1月,公司股价高点.99元,此后一路走低,目前正处于最低谷。截至年6月1日收盘,英科医疗股价收报23.88元,相比去年高点已经不足1成,目前总市值仅有.9亿元。
6月1日,英科医疗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部分A股公司股份,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及/或股权激励。本次回购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2.5亿元(含本数)且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含本数)。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3.38元/股(含本数)。
股东及董监高减持套现频频
随着股价见顶回落,公司高管纷纷减持。年7月20日,在上市四周年沟通会上,英科医疗董事长刘方毅还给投资者描述着成为全球一次性手套老大的蓝图,但是转手就卖起了股票。
数据显示,在年7月至11月期间,刘方毅累计减持.61万股公司股份,累计减持金额13.5亿元,减持均价.76元/股;总经理陈琼、副总经理于海生、董事会秘书李斌、财务总监冯杰等公司高管也在去年7月份进行了减持,减持均价为.7元/股。
业绩本不佳,高管又减持,对不断走弱的股价更是雪上加霜,监管部门也对此高度 月29日,深交所曾对英科医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方毅予以通报批评。经查明,英科医疗于年12月1日披露的公告显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方毅认购英科医疗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份17,15,53股,发行后刘方毅持股比例由37.08%上升至0.10%。根据英科医疗于年7月30日、年11月15日披露的公告,刘方毅于年7月9日至7月30日合计减持英科医疗股份10,,股、减持金额合计12.19亿元,于年11月12日减持英科医疗股份2,70,股、减持金额1.35亿元。刘方毅累计减持股份13,36,02股,减持金额合计13.5亿元。刘方毅上述行为违反相关规定。
图源:公司公告
过剩的产能如何化解?
比业绩下滑和股价大跌更让人担心的是,公司之前进行的产能扩张如何进行消化。
数据显示,相比年一次性手套销售量.09亿只,公司年销售量增长1.61倍,但产能却增长近三倍。年,英科医疗手套总产能约亿只,年产能达到亿只。公司现有产能已远远超过当年销售量0.51亿只。
根据年报,英科医疗目前在建(项目进度低于%)的手套产能合计超过9.8亿只。
除了位于湖南临湘的扩产计划外,英科医疗还启动了江西九江、安徽怀宁、山东淄博、河南商丘乃至越南等多地的手套项目建设。
图源:公司年报
据英科医疗发布的投资公告,公司年以来计划扩产新增产能约.18亿只,投资总额将超过亿元;公司一次性手套远期总产能将达到.9亿只,约为同行扩产计划的3-倍。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况且手套行业还有国内外诸多竞争者。
国内的蓝帆医疗、中红医疗等企业也都披露了医用手套项目扩产计划,而全球最大的一次性手套生产商——马来西亚顶级手套公司也推出扩张方案,未来两年预计扩产到亿只/年。
英科医疗此次终止两个项目也是无奈之举。而在建产能及规划未建的产能也让公司进一步陷入尴尬中,继续,产能已经过剩,而终止,之前做的工作成了无用功,且已经投入很多资金。
手套产能是否过剩?英科医疗5月份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一次性手套行业正经历行业激烈竞争和洗牌期,当前情况相对供过于求。未来将行业内原有落后产能以及疫情中新建的临时性产能淘汰后,供需关系将逐步回到平衡状态。
在年年报中,英科医疗就提出,因产能扩张和需求逐渐回归稳定状态,市场面临了阶段性供大于需的局面,价格也持续回落,目前部分渠道的销售价格已接近疫情前水平。
英科医疗仍对未来的内销市场保持乐观态度。在5月举行的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董秘李斌表示,针对国内C端市场,公司从年开始搭建电商部,对接国内头部电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提升知名度;与国内传统媒体、新媒体合作,在全国30多个一线、二线重点城市,培养使用习惯,扩大品牌影响力。公司认为,未来国内市场占有率可以达到20%~30%以上。
不靠手套,未来靠什么?
英科医疗5月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愿景是成为世界一流的医疗耗材和器械高科技制造商,公司会借助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及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在未来会考虑选择合适时机投资或收购,切入具有产业协同效应的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年英科医疗除了加码手套业务,还在其他领域进行拓展。年和年,英科医疗获得了10多亿元的净利润,但公司分红仅1亿多元,除了扩产手套业务,大量资金用在了哪里?
资料显示,英科医疗购买理财产品金额高达32.7亿元,此外,公司账面上还有货币资金50亿元。
医用手套不赚钱,英科医疗开始尝试多种投资,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2月,英科医疗投出了三笔资金:出资0万元参与投资飞亚化学,认缴出资3亿元投资无锡尚贤湖博尚投资合伙企业,与华平资本签署认购协议,认缴出资1亿美元。
月20日,英科医疗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英科医疗制品有限公司拟与北京正和岛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天津正和工业互联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有限合伙协议》,以自有资金参与投资天津正和工业互联投资合伙企业。合伙企业的目标认缴出资总额为万元,其中山东英科医疗将作为该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LP)认缴出资.万元。合伙企业的唯一投资目标为对蘑菇物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进行项目投资。
就在6月1日,英科医疗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英科医疗(新加坡)投资有限公司拟与Innovatus签署《认购协议》,以自有资金投资合伙企业。合伙企业的认缴出资总额不超过亿美元,其中,公司将作为该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LP)认缴出资万美元;投资方向为离岸中小市场低估资产的价值投资。
6月13日,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公司计划使用不超过1万人民币,以锚定投资者身份参与认购美因基因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发行股份。
图源:公司公告
据统计,近一年来英科医疗及其子公司对合伙企业投资总额合计已超过19亿元,投资方向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新消费、科技、商业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
但不可否认,这些零敲碎打的投资对其主营业务尚无法形成协同合力,公司想在手套之外寻求双腿走路,可能还有较长的探索。
风口财经综合整理,消息来源:新华社、中新网、证券日报、财联社、同花顺、界面新闻、澎湃新闻、公司年报等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angzx.com/lxsxs/12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