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人情歪风、治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
——专访岳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李挚
近年来,岳阳市深入推进“刹人情歪风、治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专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成效显著。日前,岳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李挚就此接受了三湘风纪网的专访。
01党员干部带头,倡导移风易俗
问:岳阳市为什么要开展“刹人情歪风、治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专项工作?
答:主要是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上级有要求。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要求,汲取家规家风、乡规民约中的精华,扬美抑丑,移风易俗,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好转。省十一届纪委二次全会要求,不仅要纠“四风”、治陋习,还要树新风。我们认为,不仅要在干部中树新风,还要在社会上树新风,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倡导移风易俗,引领社会新风。
二是现实有需要。今年3月份,我和两名市纪委常委带领3个调研组,选择部分县市区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党员领导干部在遵守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有关规定上做得比较到位,但是在某些乡镇,特别是农村一些地方操办名目还比较多、规模还比较大、频次还比较密,群众负担还比较重。有的家庭人情开支占到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甚至超出低收入家庭年收入的两倍以上。
三是群众有期盼。今年初,一名外出务工人员向市委、市纪委写信反映当前农村“人情负担”“婚丧负担”很重的情况,吁请高度重视。工作中,我们也发现基层群众对陈规陋习深恶痛绝,尤其是一些基层党员违规参与其中、借机敛财,造成了不良影响,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四是基层有样板。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华容县三封寺镇莲花堰村等地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发成立红白理事会来推动农村人情歪风治理,效果很好。为此,4月13日,我们组织各县市区纪委书记以及市县两级农委、民政部门负责人在华容县召开现场会,推广三封寺镇莲花堰村、华一村的作法,要求每县选择一个镇、每镇选择一个村开展示范创建,规范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这项工作随即得到了市委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胡忠雄听取情况汇报后认为抓得好,决定上升到市委层面,在全市范围深入开展“刹人情歪风、治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专项工作,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它不办”的社会新风。
02
纳入村规民约,构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格局
问:在这项专项工作中,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答:一是高位推。市委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纪委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任副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胡忠雄多次到平江梅仙镇、华容三封寺镇调研,两次主持召开工作调度会,反复强调要抓出实效。各县市区均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对标成立相应机构,压实主体责任。
二是联动抓。市纪委认真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每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不定期开展督查,推动工作深入开展。上半年,市纪委分三批次派出督查组,不打招呼、不陪同接待、直插村组进行重点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在半年讲评会上、县市区纪委书记会议上进行通报,严格督促整改。组织部门把专项工作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实践,宣传部门组织全市主流媒体集中报道宣传,民政部门出台了殡葬改革相关文件,对市殡仪馆进行公益性改造。其他职能部门加大对禁炮、禁塑(塑制餐具)等方面的工作力度。
三是重点盯。突出抓住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和“两代表一委员”这些重点人群,盯紧“升学季”等关键时期,组织开展“国家公职人员和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共立案查处32起,公开通报16起,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今年7月份,岳阳市纪委发布了网民所称的“史上最严限宴令”,严禁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和参与各种形式的“升学宴”、“谢师宴”;向全社会发出不操办、不参与“升学宴”、“谢师宴”的倡议书,并带头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
四是村规约。各乡镇党委引导村(社区)两委把村规民约建设作为推进专项工作的重要抓手,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它不办”等内容以群众能够接受的方式纳入村规民约,约定婚事单方举办婚宴不得超过20桌,男女双方合办不得超过30桌;丧事约定操办时间不得超过3天,葬礼车队规模不得超过8辆等具体可操作、可执行的条文。如岳阳县中洲乡对实行婚事新办的,每户奖励元,对丧事简办的,每户奖励元。该县公田镇、毛田镇、筻口镇还为每个村配备了电子炮、钢碗竹筷餐具等免费提供给村民使用。
五是示范带。全市共创建74个示范乡镇、个示范村(社区),按照“一会一约两队三书”的工作模式推动工作开展。即每村成立一个红白理事会,将文明节俭操办纳入村规民约,成立宣传劝导队、文明执法队,签订责任书、倡议书、承诺书,构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格局。湘阴县在两个月之内成功劝阻满月、乔迁、做寿等各类喜宴90余起,劝导简办婚丧事宜起,节约资金余万元。岳阳楼区示范点滨湖社区劝导队发挥了积极作用,劝导放弃可能操办的乔迁宴84起,满月宴、周岁宴42起,社会反响良好。
六是宣传引。全市各级各地采取各种宣传方式,充分开展宣传引导活动。在《岳阳日报》开辟了宣传专栏,重点推介各地好的做法和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营造好氛围。临湘市制作了“刹人情歪风、治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动漫宣传片,形式新颖,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华容县创作了“治婚丧陋习”题材的现代花鼓戏《寿母训子》,在全县进行巡回演出。汨罗市三江镇村民游舟扬创作40多首脍炙人口的现代诗词、诗歌。君山区挑选52名德高望重的“五老”宣讲员和名文明劝导员深入村头屋场开展“微宣讲”和乡风文明劝导。
03
群众人情开支大幅减少,节俭之风扑面而来
问:专项工作取得了什么效果?群众反响如何?
答: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操办频次明显减少。据统计,岳阳市中心城区5家主要从事宴席经营的酒店,今年以来包席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约30%,个别酒店甚至下降了50%,人情风得到了有效遏制。特别是今年暑假期间城区各大酒店的“升学宴”、“谢师宴”遭遇了“寒潮”,同比下降近七成。平江县梅仙镇余名准大学生集体承诺不办“升学宴”,获得镇政府每人-元的奖励,有效解决困难家庭的后顾之忧。
二是操办规模逐渐减小。根据我们对一家从事“拱门”租赁的商户进行的抽样调查,前两年拱门租赁大概每月40多个,收入元以上,今年以来平均每月出租拱门不到5个,月收入元左右,下降近九成。
三是人情开支显著降低。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市节约人情开支数千万元,平均每户人情开支比往年同期减少近六成,全市农村烟花鞭炮的销售量较往年同期下降了80%以上。华容县华一村党总支书记刘再跃说:“以前,我每年的人情开支近3万元,合村后村里人多了,感觉人情压力更大。现在有了新的村规民约,人情开支比往年同期减少近六成。”
四是社会新风正在形成。屈原管理区在惠众农庄为屈原青年打造一套浪漫的草坪集体婚礼,设计制作了以绿色、浪漫为题材的集体婚礼“H5”微动态网页。汨罗市汨罗镇老年协会多位老人自发承诺摒弃土葬。平江县梅仙镇70岁老党员钟彩仁带头砸掉了自己的“活人墓”,该镇共拆除“活人墓”30多座。
风成俗化不是一时一刻的事,村风民风的改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刹人情歪风、治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中,最难的就是坚持,要一步一个脚印,抓实抓细抓常,决不能紧一阵松一阵,否则就会极易反弹回潮。我们将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将此项工作一抓到底,让陈规陋习在基层销声匿迹,让新风新貌遍布岳阳城乡的每一个角落。
更多内容,为您推荐
?湖南省纪委通报5起省管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喂,纪委吗?有人给我家送烟送酒,还有一沓现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angzx.com/lxstc/8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