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点蓝字 说起五尖山,临湘人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但提起窑坡山,却鲜为人知。实际上,窑坡山作为五尖山的姐妹山同样坐落于五尖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山顶上矗立着一座座巨型的大风车,常年旋转不停,这就是国家电投在临湘建设的大型风力发电项目——窑坡山风电场。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目前在我国运用较为广泛,但风力发电从业者工作场地是什么样的呢?他们的日常工作又是怎么样的呢?带着对风力发电的好奇和疑问,记者走访了位于临湘的窑坡山风电场。
沿着国道旁一条小道蜿蜒前行,便到了国家电投临湘公司。这是一栋独立的白色建筑,风电场日常的运营工作便在这里进行。厂长邓跃奇向我们介绍,目前临湘公司运营人员并不多,总共只有七人,负责风电场日常数据的监控与上报。到了中控室,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有十台电脑,电脑上展示了每个风车目前运营的详细信息与动态数据,由工作人员24小时进行监测。“工作并不算辛苦,但连续12个小时的监测还是让人感觉有点吃力。”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除了日常在公司的监测工作,风电场运营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便是风机设施的检测与维修,这项工作需要工作人员上山到每个风机设置处才能进行。为了保证记者的安全,工作人员给每个记者分发了安全帽,随后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一行到达了窑坡山风电场工程基地。一座座白色的风车在绿色的山丘上“不慌不忙”地转着,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目前窑坡山共有25台风机运行,每台风机高80米,风机叶片长52米,每台风机之间的间隔一般有米左右,每个风机的选址都是专家在地图上对风速进行精确的测量最终确定下来的。
对风机外形进行直观了解后,工作人员打开风机下部的舱门,带领记者走进了风机内部。与外面山顶山的凉爽比起来,风机内部过高的温度顿时让记者感觉汗流浃背,然而这对工作人员来说却习以为常,“下面的温度并不算太高,风机顶部的温度有时甚至高达四五十度,我们已经习惯了。”工作人员对记者介绍。
记者观察到,在风机内部狭窄的空间内,主要放置着风机变频器功率柜和控制柜。在风机内部舱门右侧有一条长不见顶的梯子,这是维修人员检测和维修风机的通道,维修人员在工作时需要爬上这条几十米的长梯,在高空对风机进行维护作业。
风机内部的长梯
风机变频器功率柜
据了解,窑坡山风电场安装了25台单机容量为千瓦的湘电机组,风电场总装机容量50兆瓦,每年可为电网提供电量万千瓦时。工程静态投资4.2亿元。工程于年12月25日开工建设,年8月26日首台机组并网发电,年2月12日全部机组投产。自窑坡山风电场投产后,年累计发电量万千瓦时,年累计发电量万千瓦时,年累计发电量万千瓦时,截止年7月已累计完成发电量超2.7亿千瓦时。
窑坡山风电场工程投入使用后,每年可节约标煤3.3万吨,相应可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还可减少大量灰渣的排放,相当于为地球种下90万棵树,大大改善了环境质量。作为临湘市第一个绿色能源项目,填补了我市绿色能源项目的空白,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1
END
1
编辑:方翀 责编:方宇高
主编:高雄 监制:方觉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angzx.com/lxstc/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