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临湘市 >> 临湘市特产 >> 正文 >> 正文

纪实高温下坚守的最美公路人

来源:临湘市 时间:2019/12/28

斗酷暑战高温治超值守不松懈

——邵阳坚守高温治超侧记

近日来高温持续攀升,烈日炎炎,平均每天温度达37度,路面温度更是高达50度以上。邵阳市公路治超人依然经得住“烤”验,坚守治超一线工作不松懈。

7月25日上午,在武冈东高速出口路阵阵热浪扑面而来,武冈市湾头桥公路超限检测站治超路面联合执法三队队长潘泽洪和几位联合执法人员此时正站在路面上执勤,走近一瞧,这些治超人员的制服不断被汗水浸湿又被高温炙烤,反光背心里面已现出一道道地图一样的盐渍。

武冈市治超人员正引导车辆过磅检测

“师傅你好,请以5到6码的速度匀速通过检测磅秤,谢谢配合工作”。上午11时,烈日当空,武冈湾头桥公路超限检测站路面联合执法大队联合高速公路对过往货车进行流动检测,大队长潘泽洪眯着被太阳照得睁不开的眼睛温馨地提示司机,烈日下他的衣服又一次被汗水浸湿。

潘泽洪告诉笔者,由于一线治超人手紧缺,夏季是货运市场比较活跃的时期,在一个地方坚守一天一夜是正常现象。上午11点36分,阳光直射地面,站在路边明显感觉到路面的热气腾腾。站在一旁参与联合执法的交警余再兴脸上挂满了汗珠,拿起水杯打开盖子,咕咚咕咚大口地往嘴里倒。“到下午,这里的地表温度最高时能达到50度。”

武冈治超人员查看过磅单

太阳西下时,武冈湾头桥公路超限检测站路面联合执法大队副队长林崇高来换岗接夜班,为了保障公路行车安全,目前治超队伍是日夜轮班连续值守。夜里值班是不是会舒服些?林崇高表示,执勤点都在外面,晚上蚊虫特别多,黑灯瞎火的不用看,耳朵边时不时嗡嗡作响。查车时,大车灯一照就能看到黑压压一大堆蚊虫,一晚上下来,身上能叮十几个包。“最难熬的就是零点过后,人又困又乏,往往在这个时间段超限超载的运输车可能会多起来,反而需要集中精力。”

引导车辆过磅检测

7月26日下午3时,面对一天中最高温的“烤验”,隆回五里治超站沪昆高速公路出口周旺站点的的两名治超队员刘日丰、罗光伟象往常一样坚守着岗位,从容有序地指挥过往货运车辆接受检查。一天下来,他们已经在烈日下持续站了近7个小时了,他们满头大汗,皮肤晒的发红,眼睛也被强烈的光线照得刺痛难忍,反光背心里的制服早已湿透结成了一层“盐霜”,但他们似乎全然没有觉察。每年的夏季三伏天是最难熬的时节,白天,很多货车司机和车主抱着侥幸心理伺机从事货物偷运,治超执法人员时刻不能放松警惕,根本没有时间坐下来休息,要随时紧盯着公路上过往的疑似超限运输车辆,虽然站点配有遮阳伞,但随时要离开去指挥引导车辆,尤其是流动巡查人员,只能顶着烈日工作。

“师傅,您这货车核定载质量不能超过31吨,目前地磅称重载质量显示为32.25吨,已经超限,属于违法超限行为,必须接受处罚并卸载超限货物后才能继续上路行驶。”7月28日上午10时许,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在洞口县毓兰公路超限检测站,身穿制服的李金平耐心地和大货车司机交流,随后,李金平又指挥这位司机将车辆驶入卸货区域,对车辆相关信息进行核实并登记,并将一张高温安全行驶宣传单送到司机手中。为确保公路行车安全通畅,洞口县毓兰检测站采取发放提示卡,以站点显示屏为依托等形式,向广大过往司乘人员宣传高温天气下交通事故的预防常识,特别是针对超限运输导致刹车过热的隐患,宣传抵抗高温的办法。其次是在站点和巡逻车里增加清凉油、藿香正气口服液等降温防暑用品,为过往司乘人员应对高温天气做好充分准备。

治超人员正在调试过磅仪器

武冈、隆回、洞口治超人员的生活,是邵阳市治超人员坚守一线的一个缩影。夏季历来是建筑施工、货物运输的旺季,这也必然是公路超限运输行为的高发期,为确保我市道路安全畅通,减少交通事故发生,今年邵阳市制定了治超联合行动整治方案,加大超限超载车辆治理力度,自6月份以来,全市共检测车辆台,查处超限运输车辆台,卸载货物吨,全市未发生一起因超限超载导致的交通安全事故。

来源:邵阳市治超办

作者:石勇彭中焱杨玉雪

“桑拿天”里的治超坚守

  近一周来,隆回持续高温,进入“烧烤模式”,路面最高温度近40℃。在这一出门就能让人汗流浃背的“桑拿天”里,隆回县五里公路超限检测站的路政执法人员坚持按照“5+2”、“白+黑”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模式,每天都呼吸夹杂着汽车尾气的闷热空气,默默挥洒着汗水。

  7月20日以来,隆回县五里公路超限检测站在站点和通过开展流动巡查共检测货运车辆台次,依法处罚违法超限货运车辆9台次、卸载超限货物67.5吨。治超执法人员罗光伟说:“为了公路的完好、畅通和道路交通安全,再苦再累也值!”。

来源:隆回县五里公路超限检测站

作者:龙艳科彭中焱

烈日下临湘公路养路忙

  自进入7月以来,湘北持续高温20多天,烈日炎炎无情地炙烤着大地,人走在柏油马路上,就有股股热浪迎面扑来让人难以忍受。

  7月流火,高温难耐,热浪翻滚阵阵袭人,公路养护鏖战却正酣。车行在临湘公路局养护的每一条公路上,活跃着一抹抹橘红,到处是一派公路养护生产的热火场景。

  在长桃线水毁工程抢修恢复工地,烈日下,推土机、挖机、装载机、综合养护车等机器声轰隆,身穿橘红色标志服的养路工人手拿铁锹、锄头、扫帚正挥汗如雨……一堆堆如山的塌方被及时清出路面,一段段被冲垮的路肩水沟边坡被重新彻好,一个个水洗出的坑槽被滚烫的沥青填平……经过公路养护工人战高温、斗酷暑,连续奋战,全力配合交通大会战,如期完成管养公路范围里的水毁工程修复工作。

  省道线横铺段是岳阳市公路局创建“平安公路”标准路肩水沟示范路段。为提升该路段的综合养护水平,7月25日,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炙白地洒向大地,临湘公路局工务股干部职工与桃林公路站养路工就穿戴好橘红标志服忙碌在S线上了。在路面隆起和坑槽处治现场,两名养路工正在用切割机、羊角锄奋力切挖,一名养路工在后面及时清扫。滚烫的沥青拌和车旁,两名养路工正汗流浃背地在翻炒油籽,并及时填补好被挖开的坑槽。两名路政人员汗湿衣裳正全程维护安全秩序,不停竭地指挥疏导来往车辆,现场车辆井然有序通过,车轮压过刚刚修补好的路面没有一丝颠簸。路基以外路肩、水沟、边坡路容路貌环境整治也正在如火如荼同步跟进,几名养路工人在彻底清理可视范围内的垃圾、杂草、杂物,铲挖高路肩,填补和处置路基冲沟、路肩车辙,清扫路面抛洒物,让路容路面焕然一新。养路工人的辛勤汗水换来一条条公路安全畅通。

来源:临湘市公路管理局

作者:冯玲玲

武冈治超人:烈日下“最酷”风景线

  连日来,武冈地区温度持续高温,烈日炎炎,酷暑难耐,平均每天温度达37度,路面温度更是高达50度以上。武冈公路治超人迎战高温“烤”验,坚守在执法一线,成了烈日下的一道“最酷”风景线。

  “师傅,你好,经检测你车货总重18.72吨,超限0.72吨,此次对你进行警告教育处理,下次装载要注意啊。”7月26日上午11时,烈日当空,武冈湾头桥公路超限检测站流动执法大队在S线邓元泰地段对过往货车进行流动检测,大队长潘泽洪边擦汗边耐心和违章司机交流,汗水顺着帽沿不停滴落。

武冈市湾头桥公路超限检测站站内执法人员引导车辆进站检测

  “你好,请以5到6码的速度匀速通过检测磅秤,谢谢配合工作”7月27日下午15时33分,武冈湾头桥公路超限检测站内勤检测组副队长王家刚,眯着被太阳照得睁不开的眼睛温馨提示司机。烈日下,他的衣服又一次被汗水浸湿。

  这是武冈治超固定、流动执法两个工作小片段,反映朴实无华的武冈治超人坚守治超岗位,演绎一个又一个片段,保障着公路的安全和畅通。

  经过两年来的集中治理,武冈市公路车辆超限超载率持续下降,普通干线公路站点超限超载率稳控在0.3%以下,恶性超限超载现象基本消除,超限运输引发的道路运输行车责任事故件数持续下降,国省干线路况明显提升,出行更加安全畅通,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具“质感”和“内容”。

来源:武冈市湾头桥公路超限检测站

作者:石勇

桃源养路工:高温下坚守岗位的“铺路石”

  7月26日上午10点,常德市桃源县气温高达40度,笔者来到S线常桃公路亲历了养路工人是怎样冒高温战酷暑紧张作业的。

  郭敏,桃源县枫树道班班长,手握打草机,沿着路边正在轰隆隆的打草作业。笔者刚刚靠近,就被机子“扫”出的杂草“扫射”了,他关掉割草机打招呼。“割草的时候不能靠得太近,小石子、还有玻璃碴,都有可能飞起来伤到人,以前总被这些小石子什么的飞起来打到眼睛,没办法,就戴副墨镜挡一挡,墨镜都打坏了好多副了。”汗流浃背的郭敏憨厚笑着说:“背着这个30多斤的重家伙,绝对是体力活+技术活,最初开始干这活的时候,手抖得都挟不起菜来,现在一口气打完1公里都没问题。”

  谈说间,笔者已被烈日炙烤得汗流浃背,郭敏很热情把他手中的水壶递给笔者,说“渴了吧?喝一口。”笔者接过水壶,因为天太热,的确很渴,猛喝了一口,壶里的水滚烫,没有丝毫凉爽可口的感觉,除了补充水分,没有丁点解渴的效果。笔者问:出来时不带点凉水出来?郭敏回答说“出来时是凉的,现在变热了。”听到这一说,笔者不禁被感动得哽咽了一下。

  郭敏凭着一股子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在公路养护战线上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先后被湖南省公路管理局授予“全省十佳养路工”、常德市人民政府授予三等功、常德市公路管理局授予嘉奖等荣誉称号。在他的带领下,枫树道班年年被桃源县公路管理局评为“先进道班”。

  回途中,笔者一路看到的都是身着桔红色安全服的养路工人忙碌的身影,顶着烈日,在公路上锄、修、铲、扫,默默付出,尽职尽责,细心呵护着公路,用辛勤汗水践行公路人职责。笔者为之肃然起敬,正是这样一群普通养路工的默默奉献,换来公路“畅、安、舒、美”。

来源:常德市公路管理局

作者:李泽国

岳阳路政员“桑拿”中巡查

  7月27日,岳阳市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全市进入高温“蒸烤”模式。当日11时30分,京港澳高速岳阳连接线公路上,室外温度已超40摄氏度,地表温度更是达到50摄氏度以上。岳阳市公路局路政支队直属大队副大队长许勇正和同事徒步巡查,一边挥汗如雨,一边认真检查涉路施工安全工作。

  “每天早上7点多开始工作,晚上6点半才收工。这几天太热了,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回家后发现衣服背后是一层流汗过后的白色盐渍。”许勇介绍,高温酷暑天气,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多,作为路政执法人员,丝毫不能松懈,“这段时间每天中午只休息个把小时,遇到紧急情况,则要随喊随到。”京港澳高速岳阳连接线每日来往车流量多达2万多台,每天来往的车辆驶过扬起阵阵灰尘,然而路政执法人员头顶烈日、脚踏着滚烫的沥青路面,指挥车辆有序通过,全力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及过往车辆安全畅通,他们衣服早已湿透,汗水顺着脸颊一滴滴往下落,手臂晒得黝黑发亮。“站在50摄氏度以上路面上进行徒步巡查和涉路施工安全检查,刺眼的强光时常刺得人眼睛发痛,一股热浪就会迅速从脚底冲上头顶,热气包裹着身体。”许勇对此戏称,自己和同事每天都在马路上免费享受“蒸桑拿”。

来源:岳阳市公路局路政支队

作者:赵立文

慈利县养路工“火”里补油

  6月的长时间频繁降雨过后,慈利县境内各条公路水毁严重,路况整体水平下降,影响通行和安全。慈利县公路局利用7月初以来的一段晴热天气,在全线组织了多轮补油养护作业,强力修复水毁公路路面。县公路局安排的专业机械养护队伍从7月5日开始补油,每天出动专业机械2台,人员12人,到7月27日止,使用沥青66吨,使用砂石立方米。

  

  为了避开正午高温,施工人员每天早上5点多出发,晚上7点多收工。累了,在公路行道树下歇一下,吃饭也是蹲在路边解决。持续高温,公路上如同火炉,补油喷枪喷出的油温可达百余度,路面温度最高到50多度,养护人员仍全身穿戴工作服和口罩,将一车车运到现场的热油和砂石填补到破损的路面。原本满目疮痍的烂路焕然一新,恢复了往日的平整。

  经过二十多天的施工,基本完成了县道线阳和路段与许家坊路段、县道线陈坪路段、省道线等重点路段的烂路病害处治,过往群众交口称赞。

来源:慈利县公路局

作者:朱波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angzx.com/lxstc/5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