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
北雅中学班蔡蕙朵
指导老师李琨
岳阳临湘,那是我深爱着的家乡。
昨天,妈妈做了蒿子粑粑。被油煎过的蒿子粑粑,咬下去时发出清脆的响声,甜甜的,十分好吃。吃着吃着,蒿子粑粑越来越苦涩,我把它咽下去之后,苦笑着自言自语:“果然,还是没有临湘的好吃,也没有那么香。和临湘的比,就是少了个味。”看着暗绿的蒿子粑粑,闻着蒿子的清香,我心中的乡愁被无限放大……
我深爱着的家乡。你肥沃的土地上种植出的蔬菜,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不可替代的痕迹。你培育出的蔬菜是那么青翠,自从吃过你的蔬菜后,我再也无法忘却它们的美味了。那是一盘带着我浓浓乡愁的蔬菜,那是一盘带着我无限回忆的蔬菜,那也是一盘带着我深爱的家乡味道的蔬菜。我深爱着我美味的家乡。
我深爱着的家乡。春天,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金灿灿的一片,像地毯,像海洋,又像幅画。风轻掠,油菜花海便掀起了层层波浪,那独特的油菜花香便扑面而来。还有那娇俏的桃花,粉粉的,娇嫩得很,像极了一个羞红了脸蛋的小姑娘。满树的桃花竟不像真的,倒像是画出来的。还有冬日里那傲然开放的梅花,含雪绽放,是那么孤傲、清冷。正因如此,它那淡淡的花香在冬日里是那么沁人心脾。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花,好像一年四季都能看见它们,像星星,像眼睛,每当我看见它们时,它们就使劲冲我眨眼,如同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娃。我深爱着我那如同画里走出来的美丽家乡。
家乡的蔬菜,我从小吃到大,家乡的美景,我从小看到大,家乡越变越好,我也越长越大,我对家乡的爱也越来越深。我在家乡听过蛙鸣,摘过野草莓,扯过荷叶,挖过笋子......这些都是我与家乡的点点滴滴,有开心的、有趣的、难忘的……家乡,我深爱着的家乡。
这样一个家乡,我竟不知不觉地深爱了近十三年……
乡情
北雅中学班管梓懿
指导老师李琨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之间,我已经离开了那个生我养我了足足十二年的家乡。回首过往,才恍惚觉出,在那过去的十二年间,我已在不知不觉中与家乡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这也使我每每闭上眼时,家乡无数的美好回忆便浮现于我的脑海。
我的家乡名曰宜章,是郴州市的一个小县城。自打上初中后,我很久才回家乡一趟,哪怕是寒暑假,呆在那边的时间至多一星期。如果要说最令我难忘的,当属美食。
早餐我向来独爱汤粉,无论是什么粉,我定能吃个精光。而就在其中,我最爱的莫过于我家楼下的牛腩粉。每当我下去吃时,也会看看老板娘的手艺:之间老板娘先是将准备好的碗中倒入猪骨浓汤,随后将纯白的粉条倒入一个装满着热水袋锅中烫熟,半晌后将粉条全部倒入碗中。置办好后,老板娘将早已炒好的牛腩和着鲜红的豆瓣酱一起倒入碗内。顿时,原本呈奶白色的浓汤顿时变得鲜红。不同于鲜红的血,汤中的红要暗得多。牛腩入口即化,在触到舌尖的那一瞬间,与它软糯的口感截然不同——香辣的味道在口中爆发,如火焰一般炽烈,不断地撩动着我的味蕾。粉条顺滑爽口,吃时会带上些许汤汁,更衬得味道鲜美无比。而汤汁看上去鲜红无比,但其味却十分鲜美,如同艳妆浓抹的戏子褪下伪装,露出绝美素颜。汤的味道呢,给整晚汤粉画上了最完美的句号。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之间那一碗无比美味的牛腩粉已经成为了回忆,被埋葬在名曰往事的风里。自打到长沙来我已吃过不少汤粉,其中自然不乏味道鲜美者,但是,在我的心中它们永远也比不上我家乡的一碗牛腩粉。而家乡的牛腩粉,不仅是我童年的见证者,也是我的一笔浓重的乡情。
乡情北雅中学班焦雪晴
指导老师李琨
“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在亲情和爱情之间,这是第三种情愫——乡情。
“乡”是家乡的乡,也可以是香味的“香”。顺着记忆,循着路牌,穿过五一广场,来到太平街。在一家小小的门面下排着队。队伍很长,须追寻的记忆也很远。曾几何时,母亲牵着我的手,也来到了这家店,“妈妈,我要吃好多好多臭豆腐!”我前面的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兴奋地说,声音稚嫩甜美,恍惚间,我看到了那时的我——
“妈妈!你说好了要给我买臭豆腐的!”我噘着嘴,一脸不满。
母亲摸着我的头,说“好好好!”她那时或许与我前头的这位阿姨神色一样温柔吧,“咱这不是在排着队么。”
拿到臭豆腐,一股香味在鼻间辗转,蔓延。用竹签叉起一块来,那臭豆腐泛着黑亮的光泽,上面沾着葱、辣椒以及其他配料。红绿黑的组合显得那样有质感,那样诱人。轻咬一口,鲜美的汤汁在口齿间爆发开来,热热的,像极了那年盛夏天下,母亲手的温度;辣辣的,像极了当时火辣灼人的阳光。豆腐十分有嚼劲,咽下去,又囫囵吞枣三口两口吃掉一整块,接着又将剩下的狼吞虎咽地解决掉了。真辣啊,辣得我眼泪都出来了。辣味散尽,口腔里留下一股涩涩的苦,真苦啊,苦得我鼻子泛起酸意。
辣,是汤汁的辣;苦,是心里的苦。母亲已多久没带我去过哪儿了?记不清了。我已多久没吃过臭豆腐了?也记不清了。如此算下来,我对家乡的眷恋又能有多少,又还剩下多少呢?只存在于我冗长的已过去的岁月中,仅剩的那些记忆了罢。
啊,家乡,我所眷恋的,家乡啊。我将保存好这一份属于你我的记忆!
乡情
长沙市北雅中学李琨
许多年没有回过老家了,听父亲说,去年他回老家时,老家已经“大变样了”!我的脑海中忽然间回放起那些童年时的片段,仿佛有一个低沉而温柔的声音,在轻轻地召唤着我回去。
是你,我的家乡——沅江!是你,在轻轻地召唤着我回到早已不复存在的那座老房子……
“买槟榔咯!好恰(吃)的槟榔!”耳边仿佛又响起了奶奶熟悉的叫卖声。印象中,奶奶总是穿着黑色的粗布围裙,推着装满槟榔的泛着银光的不锈钢手推车,在一条人来人往的步行街边停下来摆摊。她的个子不高,整个人胖胖的矮矮的,但胖得那么匀称,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尤其是那双嵌着特大的黑眼仁的眼睛,那眼神中仿佛都是笑意。
“来五口槟榔!要多加桂子油!”“好嘞!”奶奶总是热情招待着客人,熟练且快速地切着槟榔。她总是用她那双粗粗的却很有力的右手先认真挑选几个最饱满的槟榔,然后用手按住,再精准地下刀,切成两半,每一次都切得那样均匀。然后在槟榔上点上几滴香香的桂子油,然后用纸包好递给客人!“来,拿好了!”奶奶的话和她手起刀落的性格一样干脆。其实我并不爱吃槟榔,但加了桂子油的却不一般。那味道极香的桂子油是我的最爱!小小的我,常常缠着奶奶,“奶奶,奶奶,我要多点点桂子油!多点点!”奶奶呢,对客人总是很大方,要多少给多少,对我却小气得很,“两下,够了吧?”然后微笑地看着我。“不够,不够,还要,还要!”贪图那香味的我,怎么肯就这样罢休,“我自己来,自己来!”奶奶总是拗不过我,只得把点桂子油的小瓶子交给我,“你来吧!”我便会像只小鸟一样开心地接过小瓶子,然后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滴上几滴,那香味,马上溢满了我的鼻息,让我想立马把槟榔塞到口里,细细咀嚼,享受着那满嘴都是桂子油香味的感觉,仿佛自己陶醉在桂子花香里,又有一种微辣的后劲。即使是在许多年之后的今天,想起那点上了几滴桂子油的槟榔,都让我无法自拔,不由地闭上眼睛,要在口里在回味一下那种香气萦绕的美味。
然而98年洪水之后,奶奶一病不起,便再没卖过槟榔,我也再没吃过奶奶做的槟榔。如今,也不乏包装精美的槟榔,但都不如奶奶当年做的好吃。初二那年,奶奶骤然离世。奶奶去世后,吃摈榔,便成了我尘封在罐子里的记忆,鲜少再有心情拿出来。
回想着老家已不复存在的养着狼狗的老房子,还有家门口的那棵打雷被劈开的大树,还有老家那好吃到停不下来的橘子,还有爷爷每年亲手打的藕丸子,奶奶亲手做的油炒饭,还有和妹妹一起吃过的羊肉串,还有去街上唯一的书店买鲁迅的小说,还有帮奶奶卖槟榔赚到的五块钱,还有第一次壮着胆子和狼狗握手……那许许多多的回忆如一眼汩汩的泉水一般,缓缓地从心头涌出。儿时无比嫌弃自己家乡的土话的那个自己,如今听到任何一个熟悉的乡音竟然都无比亲切。
也许,对老家的那份情感,早在童年时就如一颗种子般扎根在我的心中。不管我的内心是否愿意,它都已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对于你,我的家乡,虽然已有很多年不复相见,但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哪怕是听到一点点关于故乡的消息,都会在我的内心漾起一丝温暖。因为这份温暖的乡情是关于亲人的,关于童年的,是静默的冬日结冰的河水,但也是初春时暗自涌动的暖流,更是永远无法割舍的血脉亲情。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他的出现拨动了我的心弦北雅中学八年级考场佳作选读(5)少年与春天互不辜负邓刚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angzx.com/lxsms/9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