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还没到立夏,气温陡然升到三十度,热得让人瘁不及防。清晨,手机浏览到临湘聂市有百年古镇,正好两地相隔不是很远,于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摩旅之行。
聂家市简称聂市,在湖南临湘市中北部,地处聂市河(又称长安河)注入黄盖湖的入口处,东抵羊楼司镇,西接岳阳市云溪区,南与五里牌乡接壤,北与江南镇为邻。民国二十五年()年设聂市镇,一直沿用至今。
从宽敞笔直的长江大道拐上京港线G后,双侧单行两车道,车轮滚滚让人心惊胆战,最高限速八十码的道路,小车和大货上演生死时速。两轮摩托有些尴尬,走机动道吧,车速上六十码不安全;违规走应急道吧,路面多小石子不说,还要躲避临时停靠的小车。后视镜里车影由小及大至庞然大物,讨厌后面的车不停的按喇叭,赶着去投胎吗?拐弯驶上长盛路后,大货少了很多。林志玲说,距聂市还有二十八公里。
三十年前来过临湘,知道长安桥下长安河,但是不知道长安河从哪里来,要流到哪里去。根据导航,经过市一中后,青山之巅,巨大的风叶发电蔚然壮观。环绕青山的碧水,在眼前远景里若影若现。
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我来到聂家市老街。迫不及待在荫凉处停好车,走进青墙伴瓦漆江南小镇。
穿过老街仿古牌坊往里走,眼前除菜地一两块裸露的青砖外基本上都是现代建筑。及至尽头,一块聂市古建筑群的碑刻矗立在眼前。碑后是一条横街,两旁建筑簇拥而建,中间是一条碎石板路拼接蜿蜒而连。
我先往西走,一两间紧闭大门的老宅空无一人,被人遗弃墙角有些年代的石磨一大一小摞放着,年复一年只有沟边无名草和米粒般的苔花为伴。
转至屋后,多是残垣断壁,青砖黑瓦撒落一地。阴暗潮湿的墙面生长一些凤尾草和其他绿植,短暂的接受阳光沐浴。
聂家水文站座落在这里,夏季汛期第一时间发布聂市的水情讯息。
一栋现代民居堵住了去路,转而向东行。立碑的东侧是一栋大房子,挑檐很高。
门楼全木结构,门没锁,像是没人居住,征询隔壁老头同意,我推门而入,夯实的泥巴地面踩着不平,赤脚走在上面格外凉爽舒适。
前后两天井,阳光直入。日不晒头,雨不湿鞋。天井内的下水道设计自成体系,当地人在天井接有自来水,使用的还是老式排水系统。天井内干干净净,看不见堵塞的沤臭。这点上,现代人比不上古人。
永巨茶叶铺是老宅上翻新改造的,依旧保留了老底子。前台有个姑娘卖茶叶,后面有品茗茶室。
中间是个院子,墙壁上张贴着聂市茶坊的历史。
后院房间小而多,房间里堆放着制作砖茶的工具及部分日常农具。阴森不见天日的偌大一栋楼,只有我一个人在逐间寻访历史痕迹。
这里还有花轿、老床、梳妆台
还有牛拖车。
这里还有个大门,出得门来,原来是同德源茶庄,还没挂牌的聂市博物馆。
原路返回,走出永巨茶铺,东首还有栋方兴发旧居没有开放,光门前十多尊动物石雕,更显主人身份地位尊贵。
方宅对面是一座码头,南来北往的商贾走水路来这里经商。麻石铺设的台阶和连接主街的路面一如前朝整齐,正儿八经的老路。
整个聂家市老街的古建筑保留还算不错,只是拆旧建新比较突出。老宅基本了无生气,面积大,间数多,不通风,加上傍水而居,深受汛期洪水影响。人们向往城市生活,而久居樊笼的我偏爱一隅的小城,复得返自然。
原创不易,欢迎围观转发分享,在看评论。
图/文·顾湘辉
作者简介顾湘辉,一九七〇后,湖南湘阴人,现供职于中国纸业。志以稚拙之笔记录生活点滴,以敬畏之心雕刻思想火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angzx.com/lxsms/12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