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建设美好生活家园,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追求,更是各级人大代表共同的责任义务。作为临湘市人大代表的阮炎林积极投身其中,把乡村振兴作为天大的事,把环境整治当作自家的事。
走村入户听民意
自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人大代表阮炎林,深入到五里街道办事处、长安街道办事处的3个村8个组26户农户家里调查走访,听取了群众对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和建议,共收集意见18条,从这些意见中阮炎林归纳为三盼:即一盼生态环境美,二盼生活环境好,三盼乡风文明高,并形成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势在必行》的调研报告。
在与镇村干部交流时,阮炎林常说:“咱们虽然是农村,但是环境一定不能差,我们要努力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将身边的环境整治好、维护好,让新农村焕发新魅力。”近两年,他先后5次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养殖场清理整顿以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进行专题视察,督促整治进度,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上下联动治顽疾
通过调查走访,阮炎林发现农村人居环境的顽疾还是“脏、乱、差”,要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海螺水泥厂建厂以来,造成长安街道办事处荆竹山村下屋组至刘家组全长1.2公里路面高低不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周边村民怨声载道,这也成了阮炎林的一块心病。为此,阮炎林多次与村组干部实地察看,确定了“硬化路面、挖沟砌墙、两边植绿”的方案,去年7月份这项投资近万元的工程全面完工。
长安街道办事处荆竹山村是由原来的水井村、灰山村合并而成的,合并时没有一个象样的办公和活动场所,只能在原水井学校将就,就在此时,阮炎林着眼党建、心系群众,出资万元,帮助修建了党建基地和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另外,他还帮助周边村组清理渠道多米,为3口山塘打涝水草50多吨,协助村组拆除“空心房”10栋多平方米,拆除广告牌20多块,清理垃圾多吨。近两年来,阮炎林所在的凡泰公司对周边村组的水沟修复、垃圾清理等投入已超过42万元。
汇集民力修公路
五里街道办事处7.1公里的云胡路(云溪区至楠木村胡畈组)拓宽工程,总投资万元,除周边村组集资万元外,还有万元的缺口全部由阮炎林兜底,去年已完成4公里,余下的3.1公里,预计今年8月份可全部竣工。
长安街道办事处杨田村到五里街道办事处楠木村的建竹矶公路,全长3.1公里,是一条跨乡镇的简易公路,走的人多,修的人少,经常堵车,时不时还有翻车的事,也是阮炎林在走访时群众提得最多的事。要改造这条路至少需要多万元,阮炎林当即表态愿意出资一半,但因周边村民山多田少,施工时要占用村民的部分农田,加之建房不规范,影响公路拓宽,要占田地、要拆房屋,确实不易,经过阮炎林反复协调,最终获得当地群众的支持与理解,现已协调田地12亩,拆除30余户村民住宅外墙,今年3月阮炎林个人捐助万元很快到账,现已完成路基及涵道项目,整体工程预计7月底可以完工。
根治隐患畅河道
楠木村新屋组到黄石组米的河道,由于长年无人疏浚,致使河道淤塞,如遇大暴雨就水流不畅,农田和房屋受淹,损失惨重,周边群众叫苦不迭。阮炎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去年投资多万元请机械、顾劳力,今年元月完成工程建设,部分路段已绿化,并栽种名贵树种黑核楠木30余株,香樟、桂木余株及部分果树合计余株。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阮炎林参与环境整治的村,山美、水美、路美、环境美的局面正在形成,“人大代表为人民”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的心里话。
(通讯员戴一营刘明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xiangzx.com/lxsly/11945.html